发布时间:2018-09-09 来源:基石中学
编者按 当老师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像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告诉他们门后的世界有多精彩,聂建芝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语文老师的交谈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其称之为「采访」,不如说是她在分享阅读、教书、育人方面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走进她的精神世界,你就知道为什么她会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之一。 书籍是聂建芝老师的灵魂向导,也是她研究生毕业后长期从事教师工作的重要原因,她要把阅读的力量传递下去,丰富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当然,这也需要讲求科学的方法,多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关键。 在书籍的选择上,她推荐学生读名家名作,如人文历史、人物传记、散文小说等方面的经典文学作品。她会主动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学生推荐的书,先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有了共同语言之后,再对选书的技巧进行潜移默化地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辨别什么才是对自己有益的书。 聂老师了解到现在的网络小说很流行,例如《龙族》,需要追更,但是这种作品每天要更新一定的字数,一般语言不精练,篇幅太长,学生无法考察其语言的逻辑性以及思维的深度,读完之后收获并不多;又如学生向她推荐的悬疑小说《白夜行》,虽然是本有名的佳作,但是由于情节吸引人,学生会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来阅读,影响正常的休息与上课质量。 因而她推荐学生读短篇作品,每天读一篇,既能学到东西,又不会占用过多休息时间。如《世说新语》等短篇故事集,刘墉、三毛的散文作品集,还有较为吸引学生的《六朝怪谈》等志怪小说。 除此之外,阅读的拓展也要紧跟课程。例如现在语文课上正在讲名人传记——《苏武传》、《张衡传》,她就会趁机引导学生们读《史记》,如果学生对历史非常感兴趣,还可以进而阅读《资治通鉴》,虽然这本书非常长,但是可以把它列为人生的阅读计划,毕竟一千多年的流传自有其道理;在讲苏轼的《赤壁赋》时,也会引导学生读一些苏轼的诗词、文章、传记,全方位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在讲1920年左右的新诗时,也会推荐学生阅读现当代有名的诗歌作品,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舒婷的《致橡树》、余光中的《乡愁》,使学生觉得阅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新诗单元结束之后也会有一节新诗发展历史的讲解并让学生们诵读诗歌。 同时,“精读”和“泛读”也是阅读中需要掌握的技巧。高中阶段是知识积累的阶段,精读的面很广,读名家名作都需要精读,然而一个著名的作家总会有出名或是不甚出名的作品,例如柏杨著名的作品《丑陋的中国人》需要精读,其他鲜为人知但角度独特的作品,可进行泛读,从而充分了解这个作家行文风格、写作特点,从中汲取营养。 读书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通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方向,在课下拿着自己喜欢的《世说新语》或《史记》等著作来向她请教、共同讨论,这就说明学生们已经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了。 02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考大纲规定学生阅读量不低于200万字,她认为应该不能低于2000万字,如果达到了这样的阅读量,语文各方面的成绩都会得到显著提高。讲到语文的教学,由于国际班的学生以后要面对会考,教学方案则围绕会考的难度展开,但是聂老师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她会在平时的考题中加大难度,让学生学得更精、更透。 想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语文: 1.从实用性角度来讲,国际班的孩子在会考中语文取得A的好成绩非常重要; 2.汉语是母语,如果汉语学习水平不高,那么外语的学习水平也不会高。像两三岁的小朋友,把他放到全英的环境中,可能直接就学成了,思维就是西式的,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是以母语为媒介展开的,因而媒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外语水平,不把汉语学好就很难在外语学习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3.语文不单单只是生冷的文字拼凑而成的,是蕴藏着深厚思乡情怀的精神寄托,学生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没有民族文化底蕴的学生出了国是没有特色的。例如你想在国外勤工俭学或是更快的融入当地的生活,去教外国人汉语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4.文化塑造不单单是目前所看到的考试、工作这些功利性的东西,对母语文学大量的阅读、对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思维和广阔的眼界,阅读到一定境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看待世界的角度会完全不同。例如一个没有知识储备的人去看敦煌莫高窟、兵马俑等古迹,是体会不到文化的悠久和震撼的。 有了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就需要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聂老师会在新课讲解阶段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其学习成果会反映在后期作文的水平上;在会考复习阶段,即9月到明年1月这段时间,将针对会考进行全面冲刺,通过不同知识模块的复习和训练,集中提升考试成绩。 在多年的教学期间,她总结了历届学生在语文学习或考试中的薄弱点,有效地帮助新一届学生少走弯路,她还费尽心血整理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语文资料,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每年也都会加入一些新的知识进去,不断进行完善。 她对学生的要求是:1.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下作业要认真完成;2.课堂上踊跃提问,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积极回答问题;3.课余时间进行大量而广泛的阅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她期望的课堂状态,她希望在自己的启发下,同学们针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03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聂老师认为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孩子学一个热门的专业出来找一个好工作,获得高收入,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的智力,塑造一个能以不同角度看世界的人,懂得与世界和谐相处。想要塑造这种和谐的状态,不能缺少人文学科的帮助。 「理工科是用来改造这个世界,而文科是用来感受和认识世界的」,说起当今社会的现状,理工科确实比文科更好就业,但是国外的人文学科还是拥有不可比拟的地位,他们很重视一个人如何能够舒适、惬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物质和幸福感并不能完全挂钩,提升自己人文学科的素养,创造一个强大而又有内涵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但这些并不是公式和符号能够给予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应这样,多让孩子看书,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在一首诗、一篇文章中感受文化,在不同的旅行中观察世界,这经历都会合成无形的力量一点一滴地浸润孩子的心灵。 最后,聂老师提到王国维先生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作为一个做学问者,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是做学问的起点。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如学者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一种认定了目标就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就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理解。 讲到治学的故事,聂老师在研究生阶段曾抄了整本许慎的《说文解字》,古文阅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也极大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她的朋友为提升口语,曾在一个月内把《肖申克的救赎》英文版电影看了上百遍,其中的台词能够倒背如流,暂不去评判这种方法是否科学,但确实让口语有了质的飞跃……“不疯魔不成活”,如果你想有巨大的进步,必然要经过“脱层皮”的历练。 她认为这三种境界不单单是在治学方面的引导,在生活中也是一样,老师应该做到的是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树立好目标,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坚定不移地执行,有努力和付出终将看到收获,这期间家长也要做好思想上的引导与支持,共同帮助孩子们成长蜕变,抵达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