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9 来源:基石中学
在几十年私立,民营被打入大牢的过程中,尤其在教育领域,公立一直以绝对优势完胜。所以,开在公立学校的国际课程班能够充分利用公立学校的品牌优势,生源优势,师资优势,设施优势等迅速把一批原本不一定很牛的孩子制造出一批超越北大、清华之上多太多的国外牛校offer。
试想,成绩原本考不上北大清华,但是通过三年国际班拿到了按照全球大学排名远在北清之上的美国Top20左右的名牌大学,迅速迈入美国名校本科,出国留学,这听起来多么时髦洋气又带劲!
曾有一些在公办领域本不算全市最牛校的学校,通过开办国际班,学生牛校offer雨一下,本校今年英国前10的有多少人,美国前30名校有多少人等消息一经放出,迅速赚取足够眼球,利润,名声,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对公办学校来说,当教育机构找上门来谈合作办学的时候,谁会拒之门外呢?
虽然公办学校的国际班跟很多公立学校本身的名气和实力不是完全成正比的(比如北京某很牛的老牌名牌公立学校,国际班的确让人大跌眼镜),公立国际班也是三六九等,参差不齐。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民办学校用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加工好一个学生,而公办校,因为天然的优势,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加工出更多的名校offer,对于追逐名校上瘾的中国家长来说,公立国际班,绝对是最值得信赖,最豪气!
写到这里,倒是有一点特别想对公办国际班说:没有你们,就没有中国民办国际学校的春天。是你们帮更多家长打开一扇国际教育之窗,是你们让更多人知道了在国内基础教育阶段还可以有国际教育。
2013年4月27日,题为《上师大剑桥高中宣布停办 在读学生该怎么办》的文章迅速刷满各大媒体。
事件的原因我想业内人士都知道,简单只提一句: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上海优联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剑桥国际课程(IGCSE和A-Level)培训项目,合作期至2013年5月17日止。
文件中明确指出:“所需成本纳入学校办学经费的成本核算之中,不得向学生收取额外费用。”“公办普通高中不得向国际课程班学生另行收费。民办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的学费,按学校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学校不得以出租、出借校舍或以提供冠名、收取管理费等方式与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国际课程合作。”
很多业内人士开玩笑说,这是历史上见过最SX的政策,每年公办国际班收费只能2500元一人。试点学校中普通公办有11所,民办10所,政府平均每年拿出一个亿财政补贴几千个不缺钱的人。本来人人箭指的公办国际班占用公办资源的不公平,变成了赤裸裸的变本加厉的倒贴。
北京四中搬迁的原因,自不待言,必定是北京四中与某教育机构合作终止的问题。
到这里很想跟大家叨叨下公立国际班的运作模式:
中国公立高中,外国高中,教育机构三方合作参与。在过程中,中国公立高中一般会提供生源,场地等;外国高中提供合作办学的外方,有的会提供些课程,还有外方毕业证书,但更多只是一个外方合作方的名头而已。而且这个外方很多学校是经常换的;教育机构,提供外教支持,升学指导,提供课程支持等各种深度的都有。从根本上来说,公立国际班是公立高中和教育机构的小情人。
我试图找教育部的发文,多少次都无果,但的确听人说有内部资料;
我曾经试图从对公立国际班出过一定限制的省市教委、教育厅找正式发文,多少次依然无果;
公立国际班到底哪年停掉?我们搜到的新闻都是据说,据说,都在捕风捉影,但是没有这个风,大家肯定不会去捉那个影,但是这个风,何时吹到,我们不得而知。
PS.有人会问,不知道公立国际班何时休止,那如果选择的话,既然也是三六九等,该如何选呢? 我想聪明的你,一定能从上文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