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9 来源:基石中学
文/基石君
出国留学的孩子,如果说哪个阶段最容易放弃目标的阶段,我觉得应该不是在刚进入国际高中,因为那个时候的他们对于新鲜的高中生活充满动力、热情高涨;也不是即将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冲刺阶段,虽然那个时候会感到很疲惫,有一种坚持不下去的错觉,但往往这个时候也是家庭和学校最为关心你的时候,动力随时可以找到。我们的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误会了,即使是一些老师也可能不知道,孩子最感到无助,看不到希望的往往是处在留学之路的中途,通俗说来就是高二的时候。
作为一名喜欢采访学生的小编辑,我听到过许许多多高二的学生抱怨他们的高中生活,不仅仅限于国际高中的学生。他们共同的感受便是“生活一直无限循环,不知道是麻木还是习惯,是继续堕落还是寻求改变,我的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的这种心理,作为曾经也在高二度过的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高二早已经过了刚来时候的新鲜感,又找不到高三冲刺的神圣感,夹在两者之间,于是乎就很容易迷茫。再加上这个时候,班里的成绩开始两极分化,学霸成为更优秀的学霸,学渣变得也就更学渣了,整个班级随着所谓“阶级”的出现,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成了三年高中生活的最低端。
如果是国际高中的学生,这个时候往往也就成了转学的高峰期。有的适应不了母校的课程安排和学习氛围,于是就选择离开所在学校希望通过新的环境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也有的,突然就要放弃出国留学,觉得其实在国内上个985和211也是相当不错的,于是回归普通班的比例也是连年递增的。
可是,我一直觉得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让人感到特别的可惜,你所浪费的时间和经历再也找不回来了。特别是后者,你选择退出国际高手的竞争,转向国内的高考。不说学习方法的差异、转学程序的繁杂,即使条件都具备,你确定自己能够跟得上他们的学习节奏。也许学习好的可以迅速地融入进去,在来年的高考上取得一个理想成绩,但是对于大多数而言,这一次的“半途而废”就是前功尽弃,你很有可能面对的就是一败涂地,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一直有个观点,那就是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关注高二孩子的心理要比高一和高三更为迫切,也更有价值。处在转折期的他们就像在狂风暴雨中左右摇摆的小树,如果不跑出去给他们以固定,很可能等到雨过天晴的那一刹那,你看到的便是“连根拔起、不幸夭折“。
高二时期的他们更需要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如果是国际高中,应该把各种社团活动让他们成为核心负责人,渐渐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组织力,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存在感还在,自己和其他年级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作为家长,这个时候和孩子谈心就要放在首位了,不要觉得经历过一年的适应期了,应该都成熟了,可以束手不管了。高二时期的家长会在国际高中的三年显得相当的重要,能参加还是多去参加吧,因为你看到的孩子真的和学校中的他们不一样,你太需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了。
高二学生自己呢,自我的调整也要跟得上,你要明白这个时候的你时间真的不是那么充裕了,排除外在的一切干扰,问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你们喜欢的一首歌不也这么唱“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还记得咱们上学时候学的那篇《乐羊子妻》吗,当看到丈夫在求学的路上半途而归的时候,这位妻子“断织劝学”并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留学的路是很漫长,但你已经走到了行程的一半了,如果选择放弃,想一想你不也和河南乐羊子的妻子所说的那样,既荒废了时光,又找不到当初的起点......
最困难的往往不是开始和冲刺,而是留学的路你只走了一半,希望你懂,就如这个国庆假期已经过去了一半了,顺其自然过好剩下的日子就足够了。